近日,記者從膠州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了解到,10月底前,膠州市率先完成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工程膠州段1845處地面附著物征遷補償工作,率先完成全域設計長度36公里、實際37.8公里的管線焊接任務,從打開“第一道焊口”,到創(chuàng)造“最快簽約速度”,到攻堅“最難啃骨頭”,給出項目征遷與建設的“膠州樣板”。
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工程是董家口LNG氣源輸青大通道的關鍵一環(huán),是青島地區(qū)未來能源經濟的大動脈,是“煤改氣”項目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勁引擎。膠州市作為該管線的首發(fā)區(qū)段,勇擔“走在前、開新局”的光榮使命,事爭一流、唯旗是奪。
從“開工第一焊”看膠州奉獻
【資料圖】
管線建設中長37.8公里、寬11米范圍內共計41.6萬平方米地面附著物需要征遷;管線建成后長37.8公里、寬101米范圍內共計381.8萬平方米土地利用受限,管線長廊所到之處地塊開發(fā)被影響……
“要眼前利益還是長遠利益”“維護膠州小家還是服務青島大局”,膠州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紀文峰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絲毫含糊,“不僅要支持,還得頂格推進、爭先創(chuàng)優(yōu),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2月15日元宵節(jié)當天,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工程(膠州段)推進調度會應聲召開。會議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堅決貫徹執(zhí)行膠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膠州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協(xié)調下,青島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提出的涉路穿河施工許可、規(guī)劃圖施工圖審查、毀綠占林手續(xù)辦理、地面附著物征遷補償、施工期安全保障及交通運輸保障等所有請求支持事項逐一落實至14個責任單位。
3月15日,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第一道焊口在膠州市膠西街道小唐家莊如期打火開焊,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從“最快簽約率”看膠州速度
3月7日-30日,僅用23天時間,作為膠州灣海底天然氣管線工程(膠州段)起始點的里岔鎮(zhèn)就全部完成轄區(qū)內管線施工范圍內的62處地面附著物的征遷倒地任務,簽約率100%、倒地成功率100%。
跑贏了時間,跑出了速度,工作怎么干的?工程所涉鎮(zhèn)街“面”上提前謀劃、“線”上壓茬推進、“點”上集中攻克,全力以赴創(chuàng)造“最快簽約速度”。
“故土難離、草木情深”,住宅征遷“又難又慢”、墳墓征遷“更難更慢”。10月份,因工程需要,項目施工方臨時改變方案,新增一個穿越平臺,征遷涉及膠州市九龍街道碼頭村公墓,月底完工的目標任務已定,一個“加試題”量級的嚴峻考驗擺在膠州市委、市政府面前。
“特事特辦”“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舉、當下非常之功”“充分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支持,全力以赴完成征遷工作”。在此意見指導下,膠州市九龍街道周密部署、連續(xù)奮戰(zhàn),僅用5天時間就全部完成62座墳墓的簽約、遷移工作。
從“特殊戶征遷”看膠州力量
按照自西向東的推進順序,管線進入城鄉(xiāng)接合部,征遷工作主場移至膠州市三里河街道轄區(qū),苗圃大棚、住宅、廠房圍墻等地面附著物情況復雜。
“管線路由是否合理、補償政策是否公平、信息是否透明”是征遷工作中群眾最關注、最擔憂的問題,問題解決了,群眾心里就踏實了。
為此,膠州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會同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部門、交通運輸部門、屬地街道、管線施工單位反復勘查、優(yōu)化路由,同時抽調工作經驗豐富、善做群眾工作的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聽民意、解疑慮,最終獲得征遷戶的理解與配合,工作得以和諧穩(wěn)定進行。
至9月底,經過兩輪征遷奮戰(zhàn),膠州市三里河街道262戶村民的地上附著物(含20戶住宅房屋)協(xié)議簽訂工作全面完成?!澳木哿θ诵凝R,握指成拳泰山移”,高質量發(fā)展的澎湃動能激蕩在膠州大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艷 青島報道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tkjt8.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