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宮劇中少不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那便是太醫(yī)為小主們請“平安脈”。從之前大熱的《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影視劇中,常見到太醫(yī)把脈的情景。太醫(yī)手指一搭,屏息凝神,隨即就開出了方子。
傳統(tǒng)中醫(yī)診斷病時需要“望、聞、問、切”四個步驟,第四步“切”就是把脈。那什么時候把脈最準呢?一般認為最佳時間是早上。
最早提倡早上把脈的是《黃帝內經》里的“脈要精微”篇,其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把脈通常是以清晨為宜,此時人還沒有勞于事,陰氣未被擾動,陽氣尚未耗散,飲食也未曾進過,經脈之氣尚未充盛,絡脈之氣也很勻靜,氣血未受到擾亂,因而可以切實地診察出有病的脈象。
反之,吃過飯后,胃腸道開始運動,主管腸胃的神經開始興奮,血液大量涌向這些部位,會使脈象發(fā)生變化,不能客觀反映結果。
而如果做過一些身體活動再來把脈,這時血液大量涌向四肢肌肉,也會使切脈的結果不具有代表性,從而影響診斷的準確性。一般來說,人體處于這些情況,脈搏的快慢、力度、繃緊水平等方面都會受影響。
中醫(yī)在診察脈搏動靜變化的同時,還會診察面色的變化,以審臟腑之強弱虛實及形體之盛衰,相互參合比較,判斷疾病的吉兇轉歸。所以,如果經歷了一定的路途奔波才見到中醫(yī)師,最好先在診室外坐著休息一會兒,等心情平靜下來,心跳、呼吸都均勻了,再進入診室請醫(yī)生診脈。(劉偉)
關鍵詞: 中醫(yī)把脈何時最佳 中醫(yī)診斷 把脈 黃帝內經 中醫(yī)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tkjt8.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