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羅軍團隊與動物醫(yī)學院研究員華進聯團隊合作,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制備了硬脂酰輔酶A去飽和酶1(SCD1)基因編輯的西農薩能奶山羊,改變了羊奶中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的組成,在優(yōu)質奶山羊育種與羊奶品質調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近日發(fā)表于《農業(yè)與食品化學雜志》。
![]()
“羊奶含有豐富的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沉積,對高血脂、營養(yǎng)缺乏癥等疾病具有一定保健作用,也是羊奶營養(yǎng)價值和羊奶品質的重要體現。”該研究第一作者、羅軍團隊博士后田慧彬向《中國科學報》介紹,調控羊奶不飽和脂肪酸合成的關鍵基因是SCD1基因,可影響羊奶中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的組成與比例,而這些脂肪酸是羊奶品質的重要組成與體現。因此,通過遺傳改良手段進行奶山羊新品種、新品系的培育,可生產出營養(yǎng)價值豐富的優(yōu)質羊奶。
“利用CRISPR/Cas9技術結合受精卵顯微注射、胚胎移植獲得的SCD1基因編輯奶山羊,羊奶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上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實現了通過遺傳手段對羊奶營養(yǎng)成分的調控,大大縮短了奶山羊的育種周期,同時達到了對羊奶品質調控的目的。”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華進聯介紹。(記者馮麗妃)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tkjt8.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