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世界絕非法外之地。這其中的亂象,更需要我們打一個問號。
7萬元一幅畫、50萬元一個人偶娃娃……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如此高價格的“定制產品”,已成一些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爭相追逐的對象。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年輕人中風靡的“設圈”“繪圈”“娃圈”,“名人效應”“逐利沖動”和“饑餓營銷”等套路交織,天價商品吸引了一些人沖動消費、盲目消費甚至借貸消費。
所謂“設圈”“繪圈”,是指畫師通過繪畫、設定人物形象,進行兜售。有人賣,有人買,于是就成了“圈”?!霸O圈”的人會將自己想象、創(chuàng)造的虛擬人物當成孩子一樣養(yǎng)成,叫作“養(yǎng)娃”。一些買家還會精心打造“娃”的角色、性格、世界觀,于是就有了“娃圈”。
理解這三個“圈”,并不困難,只是看到其中滿滿的套路,看到深陷其中的“二次元”青少年和動輒令人咋舌的高價交易,還是不免唏噓。這些所謂的新鮮“圈”,其實并無新事,有的只是拿老套的“江湖手段”、老練的商業(yè)化運作,來精準套路年幼天真的“二次元”青少年罷了。
報道里提到,今年4月,一個13歲女孩以最高7萬元的單價在“設圈”買畫,6個月內共花費70萬元,后被家長要求與賣家撤銷交易。本質上,這類買賣行為,同小朋友偷玩游戲、充巨額游戲幣,偷迷愛豆、瘋狂充錢打榜等,并無二致。其共性,都是賣家套路操作、使盡手段誘引愛好者們消費。
應當看到,無論是“設圈”“繪圈”炒作頂尖畫師、借拍賣哄抬畫作價格,還是“娃圈”坐擁上百萬粉絲的博主不斷更新內容介紹“養(yǎng)娃”知識,借機兜售娃娃素體、眼片、家具等配套商品以及利用“巨人車”(相當于“眾籌集資”,幾十、幾百人費用均攤,一起購買,使用權共享)的方式來拉動消費……“圈”背后的推手,都已經深深地扎進了錢眼里。
這其中的亂象,更需要我們多打幾個問號,比如受眾人群低齡化,規(guī)則隨意的交易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誘導未成年人消費?一些畫師利用營銷號、水軍宣傳,是否涉嫌炒作、哄抬價格?畫作的交易處在灰色地帶,是否涉嫌偷稅漏稅等。
“二次元”世界絕非法外之地。對于“設圈”“娃圈”等交易行為,相關部門應予以關注并加強監(jiān)管,出臺相關規(guī)范細則,規(guī)范交易行為,限制哄抬價格,炒作畫師、畫作等行為。與此同時,米畫師、半次元等涉及相關交易的APP也應被納入監(jiān)管,規(guī)范運作。當然,相關平臺、圈內畫師及相關從業(yè)者也要潔身自好,加強行業(yè)自律,不觸碰法律法規(guī)的底線。
單純來看,“設圈”“繪圈”“娃圈”的確是個“造夢空間”,青少年可以在其中寄托愛與夢想。這一純潔、美好的“二次元”空間,本不該被銅臭染污、也不該被套路浸染。而一旦這些獨立的“元宇宙”,無法自潔、自凈,清除惡意營銷、灰色交易、炒作抄襲等染污雜質,自然就需要外部的執(zhí)法、監(jiān)管部門的及時介入,好好清理一番了。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和生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39 60 2 914 2@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tkjt8.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39 60 2 9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