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西南昌非遺面塑工藝傳承人:指尖巧思神韻 冀望重獲生機
作者 徐夢文 華山
一團小小的面泥,幾經捏、搓、揉、壓、掀……在“面人劉”劉紀甫手中,簡簡單單的幾個動作,一朵嬌艷欲滴的紅色玫瑰便“綻放”開來。
 (資料圖)
(資料圖)
家住南昌市青山湖區(qū)京東鎮(zhèn)的劉紀甫是面塑民間工藝第五代傳人,也是江西省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青云譜面人劉”代表性傳承人。
作為中國的民間手工技藝——面塑,俗稱“捏面人”,它最早是以面粉、糯米粉、蜂蜜等為原料,塑造成各種人物、動物等形象的傳統(tǒng)民俗藝術,其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南宋《東京夢華錄》中也對捏面人有過描述:“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靨兒”。
走進劉紀甫家中,記者看到原本不大的空間擺滿了各種面塑:八仙過海、唐僧師徒、七品芝麻官、龍、大公雞等,每一個面塑都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讓人驚嘆不已。
圖為劉紀甫正在家中捏制面塑小品玫瑰花?!∪A山 攝“以前的面塑工藝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許多面塑藝人都會背著面塑箱走村串戶做面塑。”劉紀甫稱,如今,面塑工藝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我爺爺原來就是民間藝人,家里以前有個作坊專門從事打銀、版畫、捏面人和剪紙。我從小耳濡目染,特別感興趣?!眲⒓o甫回憶道,退休后,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廟會看到捏面人,他便決定投身于面塑手藝研究。
“面塑工藝有很多短板,比如易碎、易裂、易變質等,保存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痹趯W習的基礎上,劉紀甫對面塑材料配方進行研究改良?!鞍讼蛇^海此作品原材料是純糧食,顏料也是純天然可食用的,至今已保存幾十年了。”
劉紀甫捏制的面塑作品形態(tài)逼真,生動有趣,文化內涵豐富。他的面雕作品題材豐富,有古典人物、現(xiàn)代特寫及卡通玩具等,其面塑作品《唐僧師徒》《七品芝麻官》等入選江西省九年義務教學小學三年級第六冊《美術》教科書。
圖為劉紀甫和他的面塑作品《八仙過?!贰!∪A山 攝此前,劉紀甫還在南昌一中學當特藝老師,在學校成立了面人劉面塑工作室,致力于向中小學生傳授面塑藝術?!斑@些民間藝術是很寶貴的財富,應該有更多年輕一代去了解他們?!?/p>
南昌市青山湖區(qū)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肖俊向記者表示,為了更好打造和發(fā)展“面人劉”品牌,區(qū)委統(tǒng)戰(zhàn)部特聘劉紀甫到社區(qū)對居民們進行面塑、剪紙等培訓?!拔覀兎e極提供場地和各類保障,同時也讓更多民眾,尤其是孩子們有一個近距離接觸和感受民間非遺技藝的平臺?!?/p>
“現(xiàn)在,越來越少的收入讓很多面塑藝人放棄這門手藝,面塑這項藝術面臨著失傳?!眲⒓o甫表示,讓更多人了解面塑,對面塑產生興趣和感情,讓傳統(tǒng)文化走進他們心中,讓面塑藝術重獲生機。(完)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tkjt8.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