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湖南新晃:再造小農水 打通鄉(xiāng)村振興生產“大動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 楊湘徽 楊國宗
今年初,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洞坡村的張良均撥通求助電話:“四清山塘漏水、渠道不通,下游農田無水可灌,能不能盡早修復山塘和渠道?我們村的人天天在盼啊?!?/p>
擴大山塘蓄水能力,排除水渠“中梗阻”,減少農業(yè)產業(yè)靠天吃飯的依賴,小型農業(yè)水利設施(以下簡稱“小農水”)的再造工程成為新晃縣今年水利建設工作的重點。
年久失修的小農水“心臟”
如果說公路是經濟發(fā)展的動脈,那對山區(qū)農民來說,小農水便是農業(yè)生產的動脈,山塘則是農作物的供血“心臟”。
過去,由于農田分包到戶,山塘成為無人管理的公共資源,在歲月的侵蝕中出現淤泥厚積、滲水漏水、水源不足等問題,蓄水能力嚴重衰退。
“去年碰到嚴重的旱情,水稻、油菜的產量都受到影響。”張良均今年不得不將自家一些地勢高、水源不足的田地改種為玉米。
很快,他的求助電話得到新晃縣水利局的高度重視。水利局迅速組織水利技術人員多次走訪核實,將四清骨干山塘維修納入了2023年新晃縣小農水建設項目。
據了解,四清骨干山塘位于晃州鎮(zhèn)洞坡村,塘容9.8萬立方米,灌溉面積近千畝。該塘也是楊家坳灌區(qū)引黔水入湘的源頭,連通整個楊家坳灌區(qū),灌溉面積6200余畝,其中農田面積4500余畝,經濟作物1200余畝。由于年久失修,山塘出現損壞滲漏,上游貓洞河引水工程涵管堵塞,下游連通渠道垮塌淤積,嚴重影響抗旱保灌。
新晃縣水利局安排專人進行技術指導,根據山塘實際情況制定了高標準的施工方案。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案制定了,又遇到新難題。
山塘是公共的山塘,看似人人有責,但洞坡村70%的勞力在外務工,如何量化責任、激活在家村民的責任心與積極性?
激活小農水“動脈”的關鍵
激活村民的責任心與積極性,重在疏通小農水的責任及利益,讓村民的付出明明白白。
為打破過去無人負責的僵局,洞坡村村支書姚水長率先站了出來,親自來到四清山塘,前往水源頭與當地村民溝通分水問題,并動員十幾位村民每天步行三四十分鐘,前往源頭清淤疏堵,并將山塘重新翻修,將渠道的疏通管護工作分包到戶。
十幾天下來,政府出資、村民出力,幾十年無人管理的四清山塘終于重新煥發(fā)活力,蓄水能力大大提升,引水渠道變得暢通,在夏日的艷陽下流淌著汩汩清泉。
為保證每個山塘都有人管理,新晃縣水利局設立山塘管理員,聘請當地有威望、有責任心的村民兼職。60多歲的張良均在山塘翻修中表現積極,成為四清山塘的管理員。每過幾天,他便騎著摩托車來到山塘邊,沿著堤壩走走、看看,順著水渠排查隱患。
新晃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建英介紹,該縣今年小農水建設目標明確:實施山塘202口,新建、整修渠道121公里,新建攔溪壩27座,新建噴灌系統2300畝,打深井94口,新增蓄水能力101.39萬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20萬立方米每年。
為保證小農水的項目落實到位,該縣全面推進行業(yè)部門領導包鄉(xiāng)鎮(zhèn)、中層干部包項目、技術人員分片包工程的“三包責任”。水利、農業(yè)部門抽調技術骨干組建工程施工組、技術指導組、后勤保障組,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和技術指導,定期通報進度,并進行專項督查。
“今年以來,我縣共組織專業(yè)技術力量近400人次下到施工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進度檢查;同時,大力開展技術培訓,縣水利局于3月組織了11個鄉(xiāng)鎮(zhèn)分管領導和水利員開展培訓,參觀施工現場,學習探討項目實施和管理措施,發(fā)放了標準施工圖紙,并對施工標準進行了細化,制定了詳細的山塘維修措施。各鄉(xiāng)鎮(zhèn)組織項目村相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500余人次。”姚建英詳細介紹。
新晃縣的三包責任舉措從建設源頭、工程實施到建設使用,每個環(huán)節(jié)切切實實地保證了小水農建設的推進與質量。
小水源帶動大生產
今年春夏又逢干旱,四清山塘的水渠卻再沒斷過流,稻田里的水保持著應有的充盈,映襯著抽穗的稻子和藍藍的天。張良均感嘆:“山塘的修復真是幫了大忙,今年的干旱沒有影響到農田?!?/p>
四清山塘連接著四個水庫,關系著4500畝優(yōu)質稻產區(qū)、180畝黃桃產業(yè)基地、400余畝黃精產業(yè)基地以及千余畝烤煙產業(yè)基地和百余畝中藥材基地。
7月底,就在離四清山塘約2公里的黃桃產業(yè)基地,陳湘平迎來了今年黃桃的大豐收。因為山塘的重修,黃桃在膨果期有了水源保障,今年的黃果比去年大了不少。果子一筐一筐,不用出基地便被搶購一空。
在魚市鎮(zhèn),當地為支持1400畝楊梅基地的發(fā)展,正在海拔七百多米的地方新建三佰佬骨干山塘,這將結束村民從山腳用車運水再請人用桶澆灌楊梅樹的歷史。
同樣,鳳鳴村的鳳鳴、登場兩組群眾清淤投工投勞80個工時,發(fā)動黨員干部投工投勞50個工時。鳳鳴山塘維修后,解決了方圓120余畝的農田灌溉需求,有效地預防了旱災。
山塘,看似不起眼,卻是山區(qū)鄉(xiāng)村經濟發(fā)展的動脈。新晃縣水利局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三動戰(zhàn)略”,即“財政資金撬動、涉農項目聯動、一事一議拉動”,整合配套了相關項目6個,即水庫移民后扶資金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新建三佰佬山塘及提水工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抗旱保供水源工程項目、黃精產業(yè)水利設施配套項目。
新晃縣水利局預計,項目全部完成后,全縣可新增蓄水能力101.39萬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20萬立方米每年,保障農田灌溉4萬余畝,促進全縣黃牛養(yǎng)殖、黃精種植、烤煙種植、水果種植等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基地43處,種植面積近1.5萬畝,為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發(fā)展、集體經濟創(chuàng)收提供了水利支撐。
新晃小農水建設的不僅是山塘,更是激活農業(yè)發(fā)展的“渠道”,也是基層管理新標準、新制度的積極探索,讓村民在共同參與的模式下形塑對水利的新認知,點燃廣袤農村的新希望。(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tkjt8.cn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