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興洲際自行車隊于1月14日出征,經(jīng)過一天半的漫長旅途之后,終于抵達土耳其濱海城市阿拉尼亞。中外方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順利會師之后,第一時間對接好各方面工作,并正式投入訓練,為即將到來的2023賽季做準備。
1月14日,隊員們從昆明機場出發(fā),正式踏上旅程。
 (相關資料圖)
(相關資料圖)
在廣州白云機場,熱情的車友們?yōu)槿A興隊送機。
凌晨四點,隊員們在雨中登上飛往土耳其的航班。
在伊斯坦布爾機場,友好的中文引導員協(xié)助大家入關,她還有一個美好的中文名——歐江蘭。
15日下午,順利抵達聯(lián)程航班的終點——安塔利亞機場,酒店的轉運車輛已提前到達等待。經(jīng)過2個小時的車程后,中方一行8人終于來到了土耳其1月訓練營的駐地——阿拉尼亞。
車隊工作人員已經(jīng)提前一天抵達阿拉尼亞,15日晚上,Vlad帶領的機械師團隊開始為隊員們裝車,準備第二天的騎行訓練。
機械師Imerio Cima小哥展示華興隊車貼,他在因傷退役成為一名機械師之前,也是一名職業(yè)車手,曾在國內參加過多場UCI職業(yè)賽,取得過不錯的成績。
16日上午,隊員們經(jīng)過一晚的休息調整,精神抖擻,馬上投入訓練。
16日的訓練以阿拉尼亞海邊的平路為主,時長較短,主要是讓隊員們放松,適應。
中外隊員們編隊騎行。
阿拉尼亞除了華興隊,還有一些其他自行車隊也在此冬訓,比如哈薩克斯坦山地隊、阿斯塔納青年隊(永遠維諾洲際隊)等,其中后者還與華興隊住在同一個酒店。
17日的訓練加入了爬坡內容,時長和強度逐漸增加。呂先景因為在國內遭遇了足部傷病,這兩天的訓練適當減量,他將盡快恢復到適應比賽的強度。
車隊的4位外援都有不錯的爬坡能力,能在訓練和比賽中給予中國隊員很多幫助。
再次偶遇哈薩克斯坦山地隊,預計山地亞錦賽和杭州亞運會還會和他們見面。
爬坡路線的路況比較原始,下坡難度較大,十分考驗下坡技術。隊員們在此可以磨練控車技術,以更好的適應歐洲賽場。
17日晚上,車隊召開了第一次全隊大會,所有成員進行了自我介紹。車隊體育主管Lionel為中國隊員們安排了對應的外籍車手作為導師,幫助隊員們在訓練、飲食、日常生活等方面提升;其中James Piccoli還會整理材料為隊員們上課講解運動飲食知識。訓練師Annchen負責通過TrainingPeaks指導隊員們進行科學訓練,按摩師Mauro和Dmitry則負責為隊員們按摩放松以及準備補給。同時,車隊還安排中方隊員們每晚學習半小時英語,以提高語言交流能力。
經(jīng)過大會的溝通交流之后,隊員和工作人員們的關系進一步熟絡,大家彼此敞開心扉,氣氛融洽。車隊會議也明確了各位工作人員的職責,大家會各司其職做好后勤工作,幫助隊員們提高能力,實現(xiàn)賽場目標。
下面,讓我們通過圖片來認識一下華興隊成員們——
劉建坤(隊員,隊長)
徐長泉(隊員,副隊長)
呂先景(隊員,副隊長)
孫長勝(隊員)
蘇浩鈺(隊員)
滕耕(隊員)
申煜濤(隊員)
James Piccoli(隊員)
Julien Trarieux(隊員)
Lucas De Rossi(隊員)
Willie Smit(隊員)
Lionel Marie(體育主管)
Leonardo Canciani(體育主管)
Emma Descayre(車隊經(jīng)理,后勤主管)
Annchen Clarke(訓練師)
Vladislav Cherenkov(機械師)
Damien Marty(機械師)
Imerio Cima(機械師)
Dmitry Kozonchuk(按摩師)
Mauro Monza(按摩師)
陳子昊(中方管理,媒體)
王雨軒(翻譯,外媒)
華興隊,加油!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tkjt8.cn 愛好者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網(wǎng)站:435 226 40@qq.com